萬代南夢宮在去年12月公布了《超級機器人大戰(zhàn)》系列的最新作品,《超級機器人大戰(zhàn)X》。在這款新作中,我們能看到《機戰(zhàn)》這個游戲系列的核心——參戰(zhàn)的機器人動畫作品——方面的改變,游戲中加入了《魔神英雄傳》和《藍寶石之謎》這樣的新參作品,也去除了出場率極高的《蓋塔》和《高達SEED》《高達00》《高達UC》。借著這次的機會,我們可以回顧一下,《機戰(zhàn)》系列是在選擇參戰(zhàn)作品上面是怎么改變的。
成功的開端
如果說到日本的動畫,那么機器人動畫一定是一個不會被略過的部分,自1963年《鐵人28號》動畫播出以來,這一動畫類型已經走過足足55年。55年間,日本的動畫行業(yè)產出了數(shù)量眾多的機器人動畫,駕駛巨型機器人威風凜凜地用必殺干掉敵人拯救世界也成為了一代又一代的少年人的夢想。
在上世紀70年代到本世紀最初幾年的時間里,機器人動畫一直是日本動畫的主力類型之一。在那個年代,對于《超級機器人大戰(zhàn)》系列來說,它是完全靠著自己的那些參戰(zhàn)作品才能為人所知,吸引人購買。
最初的《超級機器人大戰(zhàn)》誕生于1991年,作為系列的開山作,游戲只收錄了9部參戰(zhàn)作品,而且它們還分屬于3個系列,也就是《魔神》《蓋塔》和《高達》。但這畢竟是這3個系列的機器人能夠并肩作戰(zhàn)的游戲啊!于是取得了不錯成效的《超級機器人大戰(zhàn)》成為了一個系列,它的收錄機體數(shù)量和銷量也一路上漲。
8個月后發(fā)售的《第二次超級機器人大戰(zhàn)》新增加了《UFO機器人古連泰沙》和原創(chuàng)作品《魔裝機神塞巴斯塔》,1993年的《第三次超級機器人大戰(zhàn)》則一次性新增了5個參戰(zhàn)作品。到了1995年的《第四次超級機器人大戰(zhàn)》,參戰(zhàn)作品的數(shù)量已經達到了24部,和現(xiàn)在的單獨作品相當,出貨量也來到了86萬份。
對于90年代的《機戰(zhàn)》系列來說,它們不僅可以從系列誕生前的20年中尋找如《圣戰(zhàn)士丹拜因》《飛躍巔峰》《傳說巨神伊迪安》《重戰(zhàn)機》等的知名作品,而日本的動畫制作者們還在不斷地產出《新世紀福音戰(zhàn)士》《新機動戰(zhàn)記高達W》《勇者王GaoGaiGar》這樣的名作。
所以《機戰(zhàn)》這個系列在那時一直是老少咸宜的,有一定年齡的玩家可以借著游戲重溫自己少年時的感動,年輕一些的玩家看著自己剛在電視上看完沒多久的動畫得到認可,加入其中。即便21世紀初的機器人動畫已經顯出頹勢,面向少年兒童的傳統(tǒng)超級系動畫式微,但當看到《高達SEED》兩部動畫的超強勢表現(xiàn),可能沒有人想到現(xiàn)在的機器人動畫會變成這個半死不活的樣子。
陷入窘境
對于本文試圖講述的內容而言,2008年是一個極為關鍵的時間節(jié)點。這一年出現(xiàn)了《超時空要塞F》《CodeGeass叛逆的魯魯修R2》和《機動戰(zhàn)士高達00》,這三部動畫基本上代表了機器人動畫在TV動畫領域最后的輝煌。在此之后,雖然《機動戰(zhàn)士高達UC》和《機動戰(zhàn)士高達Origin》表現(xiàn)驚人,但卻再也沒有叫好又叫座的TV機器人動畫出現(xiàn)過了,即便是高達也無能為力。
而在另一邊,眼鏡廠在PS3發(fā)售兩年后在PS2上為玩家們帶來了《超級機器人大戰(zhàn)Z》,這是2005年《機戰(zhàn)α》系列結束后的新一個系列作,也可能是《機戰(zhàn)》的最后一個系列作。到了終章的《第三次Z天獄篇》,參戰(zhàn)作品數(shù)已經達到了44部,而隨著參戰(zhàn)作品數(shù)量的上升,游戲的銷量卻是在逐漸降低的:《機戰(zhàn)Z》售出了51萬份,《第二次Z再世篇》售出了34萬份,《第三次Z天獄篇》29.5萬份。
為了應對游戲銷量一作不如一作,開發(fā)團隊給出的解決方案之一就是增加參戰(zhàn)作品數(shù)量,盡可能地滿足各方面玩家的需求,各種玩家可能想看的就往游戲里加,所以《全金屬狂潮》里的ARX-8烈焰魔劍第一次動起來并不是在動畫里,而是在《機戰(zhàn)》里。
但為什么這樣做玩家還不買賬呢?一切的原因都是自2008年以來,強勢的機器人TV動畫的缺失。《機戰(zhàn)》和機器人動畫之間的關系已經改變了。過去是《機戰(zhàn)》借助參戰(zhàn)作品的影響力來宣傳自身,現(xiàn)在則已經是不少動畫需要靠《機戰(zhàn)》再去玩家面前再刷一波存在感了。你很難指望這些動畫能挑起故事的大梁,況且它們的人氣也根本干不過那些知名作品。
這也導致了新鮮感的缺失,《機戰(zhàn)》系列確實嘗試過以增刪作品的方式來控制某些角色的出場次數(shù),在最初這可能還會有些效果,但時間長了以后,你會發(fā)現(xiàn)參戰(zhàn)作品弄來弄去還是這幾個,誰和誰會有聯(lián)動對話,怎么對話,這些東西大家在發(fā)售前就能猜個七七八八,那游戲玩了還有什么意思?
于是,最近的《機戰(zhàn)》作品也開始尋求改變了。
沒有機器人的參戰(zhàn)作品
《宇宙戰(zhàn)艦大和號》是日本的知名動畫,它講述了在地球被外星人攻擊幾乎成為廢土2199年,人類建造了一艘宇宙戰(zhàn)艦,它將承載著全地球的希望前往148000光年外尋找行星凈化裝置,此時距離人類滅亡還有一年。
《宇宙戰(zhàn)艦大和號》中有威脅巨大的外星人,威猛的戰(zhàn)艦,激烈的艦隊戰(zhàn)斗,前些年還剛被重拍一次,這一切都讓它和《機戰(zhàn)》顯現(xiàn)出一種很高的相性:它能和《機戰(zhàn)》以及很多機器人動畫的故事對接,剛剛經過重制的畫面也很漂亮。讓它加入《機戰(zhàn)》是一個很完美的想法,除了一個問題:這部動畫中沒有任何戰(zhàn)斗用的機器人。
這就是《機戰(zhàn)》系列的新思路,既然在機器人動畫中已經無法找到分量足夠的新作品加入游戲,那我就去找機器人以外的,而且《大和號》打破了《機戰(zhàn)》系列原有的氛圍了嗎?完全沒有。
雖然在《超級機器人大戰(zhàn)》里加入一個沒有機器人的作品,并把它作為故事的主線會讓一些玩家不滿,但是從萬代南夢宮現(xiàn)在的做法來看,它應該是成功的。因為這次的新作《機戰(zhàn)X》里有著一部同類的新參戰(zhàn)作品——《藍寶石之迷》,這同樣是一部只有戰(zhàn)艦的動畫。這樣的決策為《機戰(zhàn)》擴大了受眾群體,你沒有必要一定看過機器人動畫才能玩了。
將這一行為擴大化的是本次《魔神英雄傳》的加入,很多人認為就算沒有版權方面問題,它的劇情改編難度是其加入《機戰(zhàn)》的一大難點。但這并不是一個問題,幾年前大家在討論《叛逆的魯魯修》加入《機戰(zhàn)》時也是這么想的,結果開發(fā)團隊在地圖上放了兩個日本。所以這一次如果各部作品里的超級機器人和駕駛員們被召喚到奇幻世界去打創(chuàng)界山,那也沒什么好奇怪的。
權衡下的結果
然而這可能并不是成效最大的手段,萬代南夢宮最大的手筆可能是把《超時空要塞》從《機戰(zhàn)V》里給踢了出去。
這是因為《超時空要塞》長期以來的版權問題,它導致了你在國內看不到有視頻網站引進前年的《超時空要塞Δ》,也導致了《超時空要塞》系列參戰(zhàn)的游戲無法推出海外版。于是萬代南夢宮面對一日高過一日的中文化呼聲,決定不在《機戰(zhàn)V》里收錄《超時空要塞》系列的作品。
從系列制作人寺田貴信在談起中文化決定后他前往臺灣時得到的回饋來看,他認為他以前低估了中文區(qū)玩家對于《機戰(zhàn)》的熱情,那么這一決定顯然也是正確的。這也意味著,至少在版權問題徹底解決前,我們多半是沒有辦法再在《機戰(zhàn)》里看到《超時空要塞》了。而就算版權官司已經有消息稱和解了,但收回也是2021年的事情了。
不管那時的《超級機器人大戰(zhàn)》和《超時空要塞》會怎么樣,至少從現(xiàn)在來說,確保中文市場對萬代南夢宮來說是十分重要的。
另一種方式
其實從擴大用戶群這個方面來說,萬代南夢宮早就在另一個地方開始了他們的試驗,這就是手游《超級機器人大戰(zhàn)X-Ω》。
可能是因為手游有著更大的操作空間,玩家們不會認真對待它的劇情,也有可能是因為日本手游社外聯(lián)動的傳統(tǒng),《機戰(zhàn)X-Ω》已經和很多作品進行過了聯(lián)動,而說出來可能會令你驚掉下巴。
不管廣井王子有沒有說過只要他活著,《櫻花大戰(zhàn)》和《魔神英雄傳》就不會加入機戰(zhàn)這句話,但它們現(xiàn)在都加入了,《櫻花大戰(zhàn)》加入的就是《機戰(zhàn)X-Ω》,而它從各種意義上來說,還算是比較普通的聯(lián)動作品。
因為《機戰(zhàn)X-Ω》還聯(lián)動了2007版的《偶像大師》,2011版《偶像大師》的劇中劇《無盡合體如月》,和機器人沒有任何關系的手游/動畫《偶像大師灰姑娘女孩》以及Capcom的經典游戲《洛克人》。
在很多人眼中,《機戰(zhàn)》是一個中二、熱血、屬于某些特定“和時代脫節(jié)”的人的游戲,但是這些作品的加入卻把這個印象破壞得干干凈凈,使《機戰(zhàn)X-Ω》成了一個娛樂性質很強的游戲。
并不是所有玩家都能接受這種做法,但這未嘗不是一種可以選擇的方向,既然3DS上的《機戰(zhàn)UX》加入過以初音未來為原型設計的電腦戰(zhàn)機,未來的主機/掌機機戰(zhàn)多嘗試一些類似的要素也不無不可。而從這一方面來看,未來可以供《機戰(zhàn)》系列選擇的參戰(zhàn)作品還有很多,就算機器人動畫缺乏新血,能讓游戲具有新意的選項并不會缺乏。
對于《超級機器人大戰(zhàn)》這個系列來說,近幾年的總體狀況是不樂觀的。而無論開發(fā)團隊在參戰(zhàn)作品上做出怎樣的選擇,玩家們總是希望系列能夠越來越好的,所以最后還是要衷心祝愿本次的《機戰(zhàn)X》能夠取得成功,日本的機器人動畫能夠重新得到人們的關注。
最后說句題外話,本季度除了極度吸引眼球的《紫羅蘭永恒花園》以外,也有一部被人戲稱為“國家隊”的機器人動畫《DARLINGintheFRANXX》,不知道在現(xiàn)在的這個時間點,它能否為機器人動畫打上一場翻身之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