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編關注到一個比較有意思的話題,就是關于鐵算盤資料大全的問題,于是小編就整理了2個相關介紹鐵算盤資料大全的解答,讓我們一起看看吧。
劉三姐最好聽的十首歌是什么?
電影劉三姐最好聽的有,
山頂有花山腳香,
不是仙家不是神,
多謝了,
采茶歌中,采茶采的茶花開,
和阿牛眾人對歌,鴨子水面打跟頭。
山歌不唱憂愁多,
和財主對歌,笑死人,勸你莫進圣人門。
上河漲水水推沙,
花針引線線穿針,
劉三姐唱的歌曲有 :世上只有藤纏樹 ,只有山歌敬親人, 采茶山歌 ,唱山歌,山歌好比春江水。具體介紹如下:
1、《世上只有纏藤樹》。是喬羽作詞,雷振邦作曲,陳春燕馬定等演唱的一首歌曲。
2、《只有山歌敬親人》。是傅錦華演唱的一首歌曲,收錄于專輯《記憶的符號-中國電影百年尋音集 CD4》。
3、《采茶山歌》。歌曲出自《印象劉三姐采茶山歌》,歌詞歌曲名為采茶山歌,演唱歌手為印象劉三姐。
4、《唱山歌》。出自電影《劉三姐》插曲《唱山歌》,可以感受壯族民歌風格特點。
5、《山歌好比春江水》。用唯美的歌詞,勾勒出遠方游子回到家鄉的美好景象,李健悠揚婉轉的聲音娓娓道來,訴說著濃濃的鄉情,深沉寬厚,沁動人心。
劉三姐是民間傳說的壯族人物,古代民間傳說歌手,歌如泉涌,優美動人,有“歌仙”之譽。
劉三姐是一部電影。是廣西壯族自治區的民族性很強電影,在桂林一帶的山歌,首次上迎幕流傳全中國;讓人記憶深刻的十首歌曲有:只有山歌敬親人、多謝了、打漁歌、你歌哪有我多、唱山歌、山歌好比春江水、絨毛鴨子初下河、莫講窮、山歌好唱口難開、丟繡球等等很多好歌。
歷史上,有哪些著名的戰役打的極為慘烈?
抗日戰爭時期,國民政府軍隊與日寇在武漢地區展開了一場規模極大的決戰-武漢會戰,雙方盡其所能,投入大量兵力進行殊死戰斗,結果均付出了慘重的代價,國民黨軍隊雖然損失重大,但也創造了殲滅日軍數量最大的戰果,止住了以往潰敗的局面,使中日雙方形成了戰爭相持態勢。
1938年,日軍占領徐州后,繼續南下進犯。岡村寧次作為日軍第11軍總指揮,率領5個師團,作為主攻部隊,準備在一個月內攻下武漢,另有日本第2軍的5個師團,從北面壓迫武漢作為助攻,還有日軍的海空部隊全面給予支持,總計動用兵力達打30余萬。
中國方面,國民政府為保衛武漢成立了第九戰區,陳城為戰區司令,下轄薛岳1兵團和張發奎的2兵團,主要面對日軍岡村寧次的第11軍。白崇禧代替正在治病的李宗仁為第五戰區司令,下轄孫連仲3兵團和李品仙4兵團,主要抵抗日軍第2軍,加上其他的協防部隊,中方投入的兵力約為110萬。
7月25日,日軍岡村寧次的部隊在軍艦飛機的協助下,開始對九江發動進攻,守軍張發奎部在日軍陸海空聯合攻擊下,雖奮勇抵抗,但只堅持了兩天就敗退而去,九江失守,日軍兵分兩路繼續向前進犯,對武漢實行戰略合圍。
日軍第6師團,立功心切孤軍深入,白崇禧令李品仙部包圍其一個旅團猛攻,幾乎將之全殲,苦戰8天后,敵殘軍得到支援突圍,在補充3千余人休整數日后,才緩過勁,與援軍合兵一處,又開始向前進犯。
中日雙方在田家鎮陣地又展開激戰。日軍又是在軍艦和飛機的幫助下,付出很大代價后取得進展,中方則在彈盡糧絕時奉命撤退。在這場戰斗中,中方用排擊炮竟然打下了一架低空戰斗的日本軍機,成為戰爭奇聞。
從北路助攻的日本第2軍,在富金山與宋希濂的71軍展開血戰,日軍死傷累累,而宋希濂的71軍也只剩下了4個團的人馬。同時,張自忠的59軍也與日軍血戰于潢川,經過12天的惡戰,使日軍遭到重創。
日軍的106師團與101師團,在進攻途中遭到中國軍隊的頑強抵抗,損失慘重,不得不暫時停止進攻。106師團在經過補充休整后。繼續南下侵犯,孤軍深入,被薛岳抓住戰機,調集4個軍在萬家嶺將其緊緊圍住,經過10多天的激戰,106師團已瀕臨全軍覆沒的下場。
日本鬼子怕折了面子,避免出現一個師團在戰場被全殲的先例,傾其所能全力援助106師團,打到最后,國軍與106師團均已精疲力盡,因已無預備隊伍支持,只能眼睜睜的看著106師團殘部1千余人在救援部隊的策應下,狼狽逃掉。
在武漢會戰中,喪心病狂的日軍在多處戰場使用了毒氣戰,當時中國軍隊沒有防護裝備,所以造成了大批是士兵的傷亡。在其中的一次戰斗中,兩個營的將士,被敵毒氣攻擊,只有三個人幸免于難。
二戰斯大林格勒戰役可算作是最為慘烈的戰役之一,尤其在斯大林格勒城的爭奪戰中,作戰雙方的傷亡都非常嚴重,例如蘇軍第95步兵師于1942年9月底抵達斯大林格勒時有7000人,10月8日時僅剩下3000余人,到14日撤離前線時只有500人左右。蘇軍步兵第112師在會戰一開始就投入作戰,兵力約7000人,到9月29日僅余250人,編為一個混成營。步兵第187師在9月16日投入斯大林格勒城內,兵力超過10000人,到10月15日時僅剩下幾百人,其中百分之九十的損失是在最初的幾天內產生的,該師也因此獲得了“近衛師”的稱號。從宏觀的角度來看,圍繞這座城市蘇軍損失了113萬人,而德軍的損失也超過了50萬人,這些都是在六個月的時間里損失掉的,消耗速度是驚人的。
東線另一場殘酷的戰役就是勒熱夫進攻戰役,蘇軍這場進攻行動的代號是“火星行動”,幾乎和斯大林格勒進攻戰役(天王星行動)同時發起,蘇軍投入勒熱夫的兵力甚至比斯大林格勒還要多,但是卻沒能取得后者那樣的輝煌勝利,在一個月的時間里,蘇軍在勒熱夫損失了34萬人,過于慘重的損失以至于蘇聯在后方的官方戰史中都沒有明確的統計這場戰役的真實損失。參加這次戰役的蘇軍第20集團軍損失了11萬人中的6萬,近衛第8步兵軍轄下的第148和150旅在5天的戰斗中就損失殆盡,剩余不到200人。不同于斯大林格勒戰役,堅守勒熱夫的德軍第9集團軍得到了強大的裝甲部隊增援,蘇軍沒能取得縱深的突破,只能被迫進行持續的代價高昂的正面進攻,故而遭受極為嚴重的傷亡。
除了東線戰場,其他戰場上堪稱慘烈的就得數1937年發生在中國戰場上的淞滬會戰了,這場會戰中日雙方投入了近百萬的兵力,雙方的兵力損失近40萬人,其中中國軍隊損失33萬人,日軍損失6萬人。這場會戰歷時三個多月,平均每天中國軍隊的傷亡在3千人左右,也就是說每天中國軍隊都會有一個師喪失戰斗力,這種損失程度是駭人的,遠遠超過了此前的國內戰爭。但是中國軍隊并沒有在慘重的損失下崩潰,而是頑強的作戰到底,許多作戰部隊都是全部陣亡后才丟失陣地的,能夠在這種傷亡程度下保持戰斗意志的也就只有中國軍隊、德軍、蘇軍和日軍了??紤]到中國軍隊極為落后的武器裝備水平,能夠做到這一點也就更加難能可貴了。
到此,以上就是小編對于鐵算盤資料大全的問題就介紹到這了,希望介紹關于鐵算盤資料大全的2點解答對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