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俠,成年人的童話,藏著幾代人的少年豪俠夢。從躲在被窩里用手電筒打光徹夜讀武俠小說的忐忑記憶,到經典武俠電視劇陪伴度過的時光,60后、70后、80后、90后,也許觀看介質不同,但都有屬于自己那一代的獨特武俠記憶。
那么現在的00后,還愛看武俠故事嗎?
今天,網上一張“三代同堂”的照片勾起了不少人的回憶殺。照片里爺爺、爸爸與孩子坐在電視機前,正一同觀看同一內容:改編自古龍經典同名武俠小說的3D動畫《絕代雙驕》。
為什么不同代際的人可以穿過所謂代際壁壘觀看同一部動畫作品?動畫版的《絕代雙驕》做對了什么?
打開動畫《絕代雙驕》第一話,荒廢的舊道、疾馳的馬車,原汁原味的江湖氣息撲面而來,喚醒了60后、70后、80后的“古龍記憶”;緊接著,十二星相登場,奇幻的動漫場景、角色建模又契合如今年輕一輩的喜好。
有意思的是,三代人雖然看的是同一部作品,但由于年齡和閱歷不同,獲得的感悟也有所不同:老一輩人更熟悉武俠故事中人性復雜的主題,90后能感受到主角成長帶來的“爽感”,而00后則會覺得光怪陸離的江湖設定與常看的玄幻題材不同,是一種全新體驗。不同的感受,在觀看時打開了交流的空間,正如彈幕上飄過的各個代際人的打卡、各個代際人對江湖、對古龍的不同認知。
能用江湖的回憶殺觸動年長的一代,也能用全新的3D動畫語匯吸引Z世代目光,更不消說,改編選取的還是大眾武俠認知里濃墨重彩的一筆——受到過幾代武俠迷偏愛的古龍小說《絕代雙驕》。一個名副其實的大IP以全新敘述方式回歸,真人武俠劇抵達不了的動作特效場面在動畫里毫不違和地對接Z世代審美,經典武俠在今天并收幾代人的注意力,有了新的可能。
《絕代雙驕》的故事圍繞著一對被迫拆散的孿生兄弟展開。江湖險惡紛爭四起,在迥然不同的環境下成長的江小魚與花無缺雙雙闖入江湖,在沖突與糾纏之間逐漸熟悉、互相了解,最終齊心協力揭開陰謀,相認團聚?!督^代雙驕》里有不羈灑脫的江小魚和執著溫柔的花無缺,也有形形色色的江湖俠客。惡人谷里興許并非大奸大惡之徒,所謂“義士”反而可能佛口蛇心,古龍筆下的江湖,著墨以悲、收筆以喜,讓人浮想聯翩、欲罷不能。
秉持重振武俠之風的信念,《絕代雙驕》動畫制作團隊集結了頂尖力量,用誠意和實力傳頌經典。在原著設定基礎上,為呈現兩大經典場景——惡人谷與移花宮,制作團隊以我國西北、西南地區風貌為參考,將中式山水與武俠文化相結合,令《絕代雙驕》中的場景各具地域特色。人物設計方面,動畫將小說中描寫的“十大惡人”“十二星相”江湖勢力以夸張造型呈現,十二星相與對應的十二生肖動物特征融合巧妙,令人過目不忘;十大惡人惡得各有特點,性格被刻畫得入目三分。一個耐人尋味的千面江湖,就此躍然眼前。
《流浪地球》美術團隊念動文化、配音團隊729聲工場、《中國唱詩班》導演彭擎政,這些業內頂尖團隊的助力,令動畫版《絕代雙驕》擁有了能夠打動人心的品質。
一直以來,武俠是一種獨屬于中華民族的“精神”。古龍一生創作了57部、72本,字數共計超過兩千五百萬字的作品,對人性善惡的洞察與超前的價值內核令古龍的作品不受時間的拘束,歷久彌新。《絕代雙驕》動畫團隊對其作品進行精煉后,得出了“情義、信念、超越”三大精神內核并融入創作,力求在傳承與創新之中達到平衡。恩義情仇、嬉笑怒罵、江湖豪氣,《絕代雙驕》動畫將原著中這些吸引了一代又一代青年的武俠元素融會貫通;江小魚與花無缺對抗反派勢力陰謀的過程,也體現出了少年人沖破枷鎖、追求自我價值的勇氣。
近幾年,經典武俠小說改編影視劇每一次出新都會吸引巨大關注,也常常引發改編力有不逮的爭議。當真人版的武俠電視劇面臨玄幻、仙俠的空前挑戰,《絕代雙驕》動畫將傳統武俠元素與新時代的動畫語匯結合,也許真的可以在觸發老中青三代人共鳴的同時,找到延續武俠文學生命力的突圍路徑。
作者:王彥
編輯:郭超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