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編關注到一個比較有意思的話題,就是關于北路梆子全本戲大全的問題,于是小編就整理了2個相關介紹北路梆子全本戲大全的解答,讓我們一起看看吧。
晉劇和北路梆子區別?
晉劇 就是山西梆子,是中國北方的一個重要戲劇劇種,也叫中路戲,中國傳統戲曲。因興起于山西中部的汾陽、孝義、祁縣、太谷及太原而得名。
流傳外地后,被稱為山西梆子,后改稱晉劇,也被稱之為中路梆子,其特點是旋律婉轉、流暢,曲調優美、圓潤、親切,道白清晰,具有晉中地區濃郁的鄉土氣息和自己獨特風格。
北路梆子,又名“上路戲”,山西北部的大同、朔州、忻州及內蒙古、河北的部分地區地方傳統戲劇,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
北路梆子,是山西四大梆子之一。清代初期蒲州梆子北上,在忻州當地扎根后,逐漸形成北路梆子。其唱腔、曲調、念白均同蒲州梆子相近,但普調更高亢。后來又受了河北梆子一些影響,特別注重唱功,創造了很多花腔。
山西戲劇名角?
晉劇四大名旦: 王玉山、李子健、劉明山、張寶魁
晉劇四大須生前輩:蓋天紅、高文瀚、馬兆麟、郭云山
晉劇四大名角:丁果仙(須生)、牛桂英(青衣)、郭鳳英(小生)、冀美蓮(小旦)
山西戲壇“三大美女”: 程玉英(青衣)、冀美蓮(小旦)、張美琴(須生)
晉劇須生四大師:丁果仙、張美琴、馬秋仙、喬玉仙
晉劇青衣四大師:程玉英、牛桂英、梁小云、花艷君
晉劇小旦四大師:冀美蓮、程伶仙、劉仙玲、劉芝蘭
晉劇花臉四大師:喬國瑞、王銀柱、張玉璽、王正魁
四大須生(女):馬玉樓、閆惠貞、張鳴琴、李月仙
四大須生(男):劉漢銀、武 忠、李玉成、降經元
丁果仙、程玉英、冀美蓮、蘆變嫦、筱玉鳳等。
1、丁果仙
丁果仙(1909年-1972年),晉劇著名表演藝術家,原名丁步云,藝名“果子紅” 。她創造的晉劇須生“丁派”唱腔,對晉劇產生了深遠的影響,促進了晉劇藝術的發展,故有“山西梆子須生大王”的稱譽。
2、程玉英
程玉英(1920年11月18日—2015年5月19日),女,漢族,山西省平遙縣梁趙村人。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晉劇代表性傳人。
3、冀美蓮
冀美蓮(1921年-1979年),晉劇女演員。山西文水縣下曲鎮人,后遷居文水城內西街定居。
胡嫦娥,國家一級演員,第十八屆中國戲劇“梅花獎”獲得者。
1961 年胡嫦娥出生于太原市清徐縣南里旺村。從小受戲迷父親的影響,唱戲成了她心中的夢想。14 歲時胡嫦娥考入清徐縣文藝培訓班,主工青衣。 她扮相好、嗓子好,又很用功,1978年在隨團演出中就已嶄露頭角。 并以一出《三姐下凡》獲得太原市戲劇調演優秀青年演員獎,得到老一輩藝術家牛桂英、花艷君的悉心指點,藝術水平很快得到提高。 1985 年調入太原市實驗晉劇院,跟青衣張翠英學戲,在老師一點一滴的耐心教授下,她的藝術技藝得到全面發展,在無數次的舞臺實踐積累中,她的表演藝術日漸羽翼豐滿,成為晉劇青衣行當中一位十分出色的演員。在舞臺上她成功地塑造了《蓮花庵》中的劉秀英、《大腳皇后》中的馬秀英、《楊門女將》中的佘太君、《蘆花》中的李氏、《宮變》中的皇后等具有不同個性的人物形象。 她在表演中注重人物內在感情和外在動作的結合, 善于將戲曲程式和人物形象完美融匯,并通過唱腔唱出韻味唱出感情。 她扮相俊美,身段典雅,聲音委婉清麗,若行云流水,表演真摯沉穩、細膩傳神,注重形似更追求神似,形成了自己獨特的表演風格。
1982 年她在《見皇姑》中飾秦香蓮,獲得市級演員獎,1986年她以《靈棚會》參加山西省振興晉劇調演獲銀牌獎,同年她的《殺廟》又獲太原市首屆希望杯金獎,1989 年獲第二屆希望杯金獎,1996 年她扮演《蘆花》中的李氏獲山西省戲劇“杏花獎”,1997 年在山西省現代戲調演中獲優秀表演獎,1999 年她在《大腳皇后》中飾演馬秀英,獲國慶五十周年獻禮演出優秀表演獎。 2000 年 12 月,胡嫦娥進京舉辦“個人專場演出”角逐梅花獎,她在現代戲《大院媳婦》,折子戲《綁子》、《采桑》、《三上轎》中的精彩演唱和細膩傳神的人物刻畫,廣受專家贊譽,終于登上第十八屆中國戲劇梅花獎的領獎臺。
到此,以上就是小編對于北路梆子全本戲大全的問題就介紹到這了,希望介紹關于北路梆子全本戲大全的2點解答對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