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編關注到一個比較有意思的話題,就是關于我國古代六藝指的是哪六種技能的問題,于是小編就整理了3個相關介紹我國古代六藝指的是哪六種技能的解答,讓我們一起看看吧。
我國古代六藝所指的6種技能是什么?
中國周朝的貴族教育體系,開始于公元前1046年的周王朝,周王官學要求學生掌握的六種基本才能:禮、樂、射、御、書、數。出自《周禮·保氏》:養國子以道,乃教之六藝:一曰五禮,二曰六樂,三曰五射,四曰五御,五曰六書,六曰九數。
我國古代六藝所指的6種技能是?
古代六藝所指的6種技能是禮、樂、射、御、書、數。
禮是指禮節(類似今日德育教育),五禮者,吉、兇、賓、軍、嘉也;樂是指音樂,六樂:云門、大咸、大韶、大夏、大濩、大武等古樂;射是指射箭技術,這五種射技為:白矢、參連、剡注、襄尺、井儀;書是指書法(書寫、識字、作文),六書:象形、指事、會意、形聲、轉注、假借;數是指理數、氣數(運用方法時的規律),即陰陽五行生克制化的運動規律。
六藝,指中國周朝貴族教育體系中的六種技能,即:禮、樂、射、御、書、數。中國周朝的貴族教育體系,開始于公元前1046年的周王朝,周王官學要求學生掌握的六種基本才能。[1]
出自《周禮·地官司徒·保氏》:“養國子以道。乃教之六藝:一曰五禮,二曰六樂,三曰五射,四曰五御,五曰六書,六曰九數。” 這就是所說的“通五經貫六藝”的“六藝”。
中文名
六藝
外文名
Liuyi (Six Skills);六藝學 Theory of Liuyi (Six Skills)
詞性
名詞
含義
六種技能
孔子精通六藝是哪六藝?
孔子的“六藝”指的是禮、樂、射、御、書、數。
孔子對周代禮儀極為推崇,因此有“克己復禮”的說法。
“六藝” 指的是中國周朝的貴族教育體系,開始于公元前1046年的周王朝,周王官學要求學生掌握的六種基本才能:禮、樂、射、御、書、數。
出自《周禮·保氏》:“養國子以道,乃教之六藝:一曰五禮,二曰六樂,三曰五射,四曰五御,五曰六書,六曰九數。” 這就是所說的“通五經貫六藝”的“六藝”。
一、禮
禮就是禮節(類似今日德育教育)。五禮者,吉、兇、賓、軍、嘉也。
二、樂
樂指的就是音樂。六樂為云門、大咸、大韶、大夏、大濩、大武等古樂。
三、射
射即為射箭技術。當時講究五種射技為白矢(箭穿靶子而箭頭發白,表明發矢準確而有力)、參連(前放一矢,后三矢連續而去,矢矢相屬,若連珠之相銜)、剡注(謂矢發之疾,瞄時短促,上箭即放箭而中)、襄尺(臣與君射,臣與君并立,讓君一尺而退)、井儀(四矢連貫,皆正中目標)。
孔子的“六藝”指的是禮、樂、射、御、書、數。
孔子對周代禮儀極為推崇,因此有“克己復禮”的說法。“六藝” 指的是中國周朝的貴族教育體系,開始于公元前1046年的周王朝,周王官學要求學生掌握的六種基本才能:禮、樂、射、御、書、數。
“通五經貫六藝”中的“五經”
五經一般指儒家典籍《詩經》《尚書》《禮記》《周易》《春秋》的合稱。《詩》溫柔寬厚,《書》疏通知遠,廣博易良,《易》潔靜精微,《禮》恭儉莊敬;《春秋》屬詞比事。中醫學指指肝、心、脾、肺、腎五臟的經脈。
“五經”指的是《詩》《書》《易》《禮》《春秋》,這五部書是我國保存至今的最古老的文獻,也是我國古代儒家的主要經典。
《詩》又稱《詩經》,是我國最早的一部詩集,現存305篇,由風、雅、頌三部分組成。風包括十五國風,共160篇;雅分大雅和小雅,共105篇;頌分周頌、魯頌、商頌,共40篇。各篇的創作年代,大部分已不可確知。
《書》也叫做《書經》或《尚書》,是我國最早的一部文集。全書分為《虞書》《夏書》《商書》《周書》四部分,主要記述商、周兩代的一些重大政治事件,如重要戰爭、階級關系、政治制度和政策等,有很高的史料價值。
《禮》也叫做《儀禮》、《士禮》或《禮經》,是春秋、戰國時期的部分禮儀制度的匯編,共有十七篇。舊說周公制作或經孔子修定。據近人的考證,認為可能成書于戰國前、中期。
《易》也叫做《易經》或《周易》,是我國最早的占卜用書。內容包括《經》和《傳》兩部分,可能出現于商、周之際,成書于戰國或秦漢之際。其對自然或社會變化的論述,富有樸素的辯證法觀點。
《春秋》也叫做《春秋經》,是我國最早的一部編年體歷史著作,以魯國的歷史為主,簡要記載了從魯隱公元年至魯哀公十四年(公元前722——前481年)共二百四十二年間的史事。相傳經孔子整理成書。在此書中,還記錄了我國當時觀察到的日蝕三十次,地震七次,這些資料都有很重要的科學價值。
到此,以上就是小編對于我國古代六藝指的是哪六種技能的問題就介紹到這了,希望介紹關于我國古代六藝指的是哪六種技能的3點解答對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