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編關注到一個比較有意思的話題,就是關于急診急救技能操作的問題,于是小編就整理了2個相關介紹急診急救技能操作的解答,讓我們一起看看吧。
社保急診怎樣報銷?
急診是可以進行醫保報銷的,不過也有其特定的條件,一般具體的條件如下:
1、參保人在醫保指定的診所或醫院進行就診,不能在非醫保定點的醫療機構就診;
2、急診治療項目在醫保報銷范圍內;
3、門診需要達到起付線才可以報銷,以北京為例,門診起付線為1800元。(各地有差異,以當地標準為準);
4、急診搶救,留院觀察所產生的住院費用也可進行報銷。
生活中有哪些必需要知道的急救知識?
急救知識有哪些?
急救知識包括外傷急救技術,急癥識別和急救技術等。
急救知識主要是針對急性病、急性創傷、慢性病急性發作等急、危、重癥患者,進行識別和救護的知識。掌握一定的急救知識和技能,有助于最大限度的減少傷病員的疾苦、使患者脫離險情,挽救患者生命減少死亡率,防止傷勢或病情進一步惡化。急救的原則為先脫險,后施救,施救后再運送;先復蘇后固定,止血后再包扎,先重傷,后輕癥,急救和呼救并重,轉運和監護同步。
常見的急救技術有心肺腦復蘇、膈下腹部沖擊法、急救止血、包扎、固定、移動和搬運等。同時還要能識別一定的急癥,如腦卒中可有面癱、口角歪斜、肢體無力、言語不清、昏迷、抽搐等癥狀,急性胸痛常為急性心肌梗死、氣胸、主動脈夾層、肺栓塞的癥狀等。
本內容由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地壇醫院 急診科 主任醫師 劉志娟審核
點這里,查看醫生回答詳情
視頻加載中...
懂得一些急救常識在關鍵時刻可以救命,但很多看似可信的常識誤區其實會要了你的命。今天EyeOpener就給大家破解8種常識誤區。
誤區一:給傷口涂速效膏藥,可以加快傷口愈合。確實如此,但前提是必須清理好傷口,否則,膏藥只會成為細菌和病毒的溫床,讓傷口感染得更快。所以應該先用酒精等消毒用品清理好傷口,在涂上或貼上創可貼。
誤區二:用酒精或醋擦拭皮膚可以給身體降溫,快速退燒,但實際上,酒精和醋對人體皮膚有害無利,尤其是嬰幼兒。同時“努力焐熱身體猛出汗”也是一種不可取的方法。正確的做法:多喝水、茶,將室溫調整到18攝氏度左右的涼爽狀態,這種情況下患者會慢慢退燒,如果還不見效,說明必須要去看醫生了,不要妄圖自治。
誤區三:如果身邊人暈倒了,很多人的第一反應是快速去扶起來、或者劈頭蓋臉澆一桶水上去,不死就是奇跡了!科學的方法是,抬起患者的腿部,用較軟的衣物或墊子把腿墊高,等待專業急救。如果患者自己醒過來,最先要做的絕對不是給他和咖啡或者其他能量飲料,了解情況前他最好什么都別進食。
誤區四:燒傷燙傷時抹牙膏。這些冰冰涼涼的東西涂抹在傷口上只會阻礙皮膚表面的熱流通,導致傷口在冷熱交替中變得更加嚴重。真正應該做的是用流動的涼水沖洗燙傷處大約15分鐘,疼痛感就會減輕很多。另外,燙傷后的水泡應該怎么處理?其實水泡的產生是為了防止皮膚表面細菌感染,所以,千萬不要戳破水泡保護層。
誤區五:如果遇到意外傷害,導致關節或者骨頭錯位,是否應該抓緊時間快速矯正?自行矯正錯位的骨頭只會讓錯位更加嚴重,最應該做的是保持較舒適的位置,用木板和繃帶固定好扭傷的部位,送往醫院治療。
誤區六:不慎扭傷到底該冷敷還是熱敷呢?答案是24小時內先冷敷,可以刺激血管收縮,減少出血和疼痛感。24小時之后,腫脹減緩,可以開始熱敷,因為這時候可以促進腫脹的消散。
誤區七:誤食毒蘑菇或化學毒品,“敲開”喉嚨,快速吐出來可以嗎?其實不然,首先,嘔吐會導致毒素二次進入食道和呼吸道,使食道和呼吸道的破壞更嚴重,甚至引發肺部中毒感染。嚴重時根本無法停止嘔吐。所以,別嘗試吐,趕緊打電話找救護車才是正道。
誤區八:有人溺水,就奮不顧身跳下水去搶救,但實際上,你需要稍微思考一下如何救他才更容易使他獲救,首先,你要會游泳,其次,一定謹記常識背對著溺水者前去拖拽搶救他,否則很有可能他不停撲騰的雙臂會把你也一起拽下水去。
到此,以上就是小編對于急診急救技能操作的問題就介紹到這了,希望介紹關于急診急救技能操作的2點解答對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