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編關注到一個比較有意思的話題,就是關于唐門低級密室漢唐的問題,于是小編就整理了1個相關介紹唐門低級密室漢唐的解答,讓我們一起看看吧。
巔峰時期的漢朝和唐朝能打的過蒙古成吉思汗嗎?
那些說漢朝能擊敗匈奴、唐朝能擊敗突厥,所以漢唐也同樣能夠擊敗蒙古的說法有點可笑了吧?按這個邏輯鴉片戰爭時爆錘清軍的大英帝國也能擊敗現在的PLA嘍?
毫無疑問,即使是巔峰時期的漢軍,和蒙軍也是沒法比的,唐軍與蒙軍的差距小一點,但也很懸。這個沒有別的原因,只是所處時代不同而已。
大漢到蒙古中間隔了一千多年,唐朝到蒙古中間隔了五六百年,中國整個的封建發展史也才兩千年,可見雙方文明代差實在太大,所以拿漢唐軍隊和蒙古軍隊比較,就像是拿獨立戰爭時的美軍和現在的美軍比較,根本沒有可比性。
打個比方,漢唐時攻城戰還得主要靠人命填,到了蒙古時期已經有了攻城炮,連固若金湯的襄陽都可以打下來;漢唐時基本全是冷兵器較量,到了蒙古時期則有了許多火器(突火槍、轟天雷)。蒙古時期是世界戰爭由單一冷兵器向冷、熱兵器并行的轉換時期,也是火藥廣泛應用于軍事的時期。
再比如大家熟知的馬蹬,漢軍用的是布馬蹬,唐軍和蒙古軍隊用的是鐵馬蹬,對雙手的解放程度相差也很大。另外還有冶鐵技術的發展、騎兵戰術的演進,這些軍事裝備水平和戰術理論的代差都是優秀的將領和堅強的戰斗意志彌補不了的。
漢朝時匈奴給人的印象是野蠻落后的。
茍利所在,不知禮義。自君王以下,咸食畜肉,衣其皮革,被旃裘。壯者食肥美,老者食其馀。貴壯健,賤老弱。父死,妻其後母;兄弟死,皆取其妻妻之。——《史記?匈奴列傳》
到了唐朝時,匈奴人早已經入主過中原。十六國時期,南匈奴人劉淵(冒頓單于后代,因為漢匈和親,劉邦與冒頓單于約為兄弟,故冒頓單于后代以“劉”為漢姓)趁八王之亂建立后漢,成為“夷狄自古帝中國者第一人也”。所以唐朝時的游牧民族漢化水平比漢朝時要高,唐軍里就有像阿史那?社爾這樣的突厥族將領。
經歷了十六國和五代十國兩次大規模的民族融合以后,蒙古高原原來野蠻落后的游牧民族掌握了大量中原科技和文化(冶鐵技術、管理國家的制度體系),到了蒙古時,尤其是滅金以后,其實已經不存在明顯的游牧和農耕的區別了。
此時的蒙軍兼具游牧和農耕雙重屬性,其戰斗力不是落后的匈奴和突厥可以比的。
漢朝、唐朝肯定打不過,武器已經有代差了,成吉思汗的軍隊能夠熟練使用火藥武器,火箭、火銃、震天雷、鐵蒺藜等等,征討西亞時還有石油噴火武器,有能夠發射幾百斤石彈的“回回炮”,漢朝、唐朝拿什么打?
元軍火銃
不要看到成吉思汗四個字就只想到蒙古騎兵,鐵木真是以蒙古騎兵起家,但他的軍隊成員不限于蒙古部,契丹、漢人、女真、色目各部族人馬都有,僅色目人就有唐兀、乃蠻、汪古、回回、畏兀兒、康里、欽察、阿速、哈剌魯、吐蕃等類別。
就拿蒙古滅金來說,金軍前后有大軍近百萬,成吉思汗的蒙古騎兵高峰時期僅二十萬,絕大部分用于西征,最遠打到黑海一帶,到歐洲發展去了,只留下少許人馬對付金國。
留下誰對付金國?
第一,總司令:三公主阿剌海別吉,在今天包頭一帶設立司令部,代表成吉思汗節制大將木華黎;一般問題大將木華黎臨機處理,大事、要事,須稟報公主定奪。明朝宋濂、王袆修訂的《元史》記載:“師出無內顧之憂,公主之力居多”。
話說唐朝李淵的三公主平陽昭公主,也是一個掌軍公主,據說死時,以軍禮下葬。
“監國公主行宣差河北都總管之印”!(該印現藏于內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
第二,前敵總司令木華黎:木華黎是成吉思汗麾下第一戰將,蒙古主力西征,他被任命為征金大元帥、太師、國王,賜九斿白纛,代鐵木真施行恩威。
到此,以上就是小編對于唐門低級密室漢唐的問題就介紹到這了,希望介紹關于唐門低級密室漢唐的1點解答對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