饑渴與狂暴的化身嗜血狂魔
大家好,我是小懂,今天為大家帶來一篇自己編寫的dota2血魔的英雄攻略,大家覺得不錯的看完了記得點贊哦,對小懂的文章有不同意見的朋友歡迎下問后留言討論。
嗜血狂魔,簡稱血魔,一直是Dota2玩家鐘愛的一個英雄,在大型賽事上出場率不高,但是在大家平時的游戲中會經常看到這英雄被選出來。游戲性強,往往作為一個可靠的戰場收割者,受到廣大玩家的青睞。在這篇文章我將對血魔這個英雄的定位,出裝,加點以及打法做一次簡要的分析。
WAR3時期的血魔造型
早在2014年6.82版本剛出之前,那時的血魔有2個被動技能,不需要靠1技能的buff就可以通過擊殺小兵或英雄來回血,1技能有著較長時間的沉默效果,同時帶來可觀的百分比攻擊加成,滿級相當于斯文的2級大招,那時的血魔我覺得更像一個純物理核心。現在這個版本血魔1、2技能都重做,取消了大招的初始傷害,由于1技能的雙刃劍效果尤為強烈,更增大了這個英雄的容錯率,而且本身不帶控制技能,這大概是他不被大賽選人看好的主要原因。
然而,血魔這個英雄定位為一個gank型偽核心英雄,還是有著自己強勢的方面,主要特點是有著較強的擊殺能力,在團戰中一但中了血魔大招的英雄基本上都很難幸存,有著可觀的DPS成長性同樣也有著不錯的法系傷害爆發的潛力,本身不帶控制技能是硬傷,經常有英雄中了血魔大招后原地TP回家,而血魔也毫無辦法。基于這個英雄的潛質,衍生出了比較多種打法與發育路線,其定位一般是3號位或4號位,前期主要靠打野來發育,和軍團一樣不太推薦去單獨占線,除非有個遠程輔助保他。
戰場收割者嗜血狂魔
A仗可以減少血魔大招的CD,同時可以額外獲得一個大招的能量
另一種打法,是走法系成長路線,這個打法是小編比較推崇的,是一種比較靈活的打法,本身站在后排釋放技能,關鍵時刻跑上去收割,容錯率較低。這種打法相比于前者,推薦玩家在10級前把2技能升滿,用1、2技能配合大招可以輕松擊殺對面英雄。前期出裝推薦,綠鞋、推推棒、A仗、以太之鏡以及大根。在加點方面天賦選擇加肉撐屬性以及加強2技能的天賦,血魔到了25級7秒一個血之祭祀,可以說是團戰神技了,高傷害與長時間的沉默,讓很多英雄痛苦不已。推推棒和A仗也很適合血魔,前期有了A仗之后的血魔見到人就可以放大,不會因為害怕浪費大招而猶豫不決。在這里強調一下,血魔在1技能狀態的作用下,自己造成的任何傷害都會被加強,所以這時一個敵方英雄中了血魔大招后微小的移動都會受到很多的傷害。血魔用法系傷害攻擊敵方時,可以卡一個1技能的CD,同時給敵方英雄也加上一個1技能血之狂暴的效果,這樣的話2技能可以打出600點左右的純粹傷害,一個滿級大根有近2000點的魔法傷害,這個效果是很可觀的,在對面有LOA這樣的英雄時,血魔的大根可以在他還未觸發大招時直接將其擊殺。
血魔天生就克制一些自帶Blink的英雄,如敵法、女王等等
當然這兩種打法都要根據陣容的性質在做決定,如果己方都是一些脆皮遠程并缺乏剛正面能力的話,出刃甲雙刀龍心去剛正面是必須的。如果己方陣容近戰核心較多,也有肉控抗在前面,這時血魔最好換一種靈活的打法更容易打出效果。關于血魔還有很多可以聊的,比如血魔專業克制的英雄或如何克制血魔等等內容,小編以后再做補充,也歡迎dota2粉絲們在文后評論,還望大家多多關注,謝謝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