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編關注到一個比較有意思的話題,就是關于落實六保工作任務的問題,于是小編就整理了2個相關介紹落實六保工作任務的解答,讓我們一起看看吧。
準時交付,同心協力的勵志語?
1.組織的必要是因為個人能力有限,組織的目的就是要團結一致,是為了合理分工;當你自己可以全盤控制的時候,你就不需要增加層級。
2.很感動我們這個團隊的團結友誼!不管結局怎樣我愛大家!
3.三人省力,四人更輕松,眾人團結緊,百事能成功。
4.一個壞的團隊能把一個好的主意運作得一塌糊涂,所以看著辦吧!
5.凝聚產生力量,團結誕生希望。
6.一個人沒有團隊精神難成大事;一個企業沒有團隊精神將成為一盤散沙;一個民主如果沒有團隊精神將難以強大。
7.情我想象中的有著很大的偏差,但我是努力的著。
8.人生就是一場戲,我們都在努力演好自己的角色。
9.努力發現別人的優點,是獲得別人信賴的第一步。
10.努力復制別人的幸福,卻始終粘貼不到自己身上。
準時交付勵志語
1、重視合同,確保質量,準時交付,嚴守承諾。 謝謝觀賞 謝謝觀賞
2、一鼓作氣,挑戰佳績。
3、借腦用腦沒煩惱,借力使力不費力。 同心協力勵志語
1.二人同心,其力斷金。
2.唯寬可以容人,唯厚可以載物。
3.人不能孤獨地生活,他需要社會。
4.人不能孤獨地生活,他需要社會。
如果殲10C的機背加上保形油箱,軍事行動中能否同時執行對地、對空任務?
殲10是否應該加保形油箱?
軍迷圈中,好多人主張殲10加保形油箱提高航程,也可以保證航程的同時增加掛載。甚至有人制作了頗具美感的設想圖。
但是,我的理念是反對殲10加保形油箱的,理由如下:
從中國戰機體系來看,攻勢空優由殲20擔當,攻勢多用途由殲11D擔任,攻勢任務的轟炸和電子戰由殲16擔任。而殲10系列,擔任的是國土防空,或者說區域防空。
區域防空任務要的是快速爬升、高速趕場迎敵,高機動的對空戰力。如果加上保形油箱,反而降低了這些。
而增加的航程和載彈量又有什么用呢?攻勢任務有殲20、殲11D、殲16呢,何必非要殲10搞全能呢?得不償失。
而國土防衛的對地任務,有那么多其他戰機,有遠火、有導彈、有無人機、有武直、有各型快反火炮。即便還有偶爾應急的,需要教練機和殲10上去,也不會有很大數量的,殲10的載彈量也夠啊,還有火箭彈呢。
更何況,殲10不是沒有副油箱啊,非要弄個保形油箱無非減阻一點點,而因為無法拋下,犧牲了本職的空優性能,完全是畫蛇添足,不可取。
因此,銀杏的理念是反對殲10加保形油箱,元芳怎么看?
殲10c使用的ws10渦扇發動機推力在120000kg到140000kg之間,加力推力預計達到150000kg。而愛國軍迷夢寐以求的殲10c裝上保形油箱增加航程,同時11個掛架全部裝上導彈,這個方式行不行?
本來吧殲10c的11個掛架,由于發動機艙布置得不很合理,所以靠近進氣道下側前端的2個掛架只能掛載250公斤級高阻/低阻炸彈,而加裝保形油箱之后,可以省去3個重載掛架,這3個重載掛架都可以掛上1000公斤級的防區外制導彈藥,也就是jdam;如果使用復合掛架,每個掛架也可以掛載2枚250公斤級制導航彈;亦或者4枚小直徑航彈。這樣一來,掛載jdam的數量就達到了3/6發,而小直徑航彈就達到了12發。并且還有翼下掛架,也可以使用復合掛架,也可以掛載小直徑航彈或者格斗彈;如果還能開發翼尖掛架,那將是電子戰吊艙的最佳掛點。總之,比前任殲10a強得多。
但這么搞,雖然在一定程度上增強了整機戰斗力和空軍對地打擊的能力,但是卻得不償失;畢竟殲10系列的定位還是輕型空優戰斗機,也就是以奪取制空權為主;但是擁有對地打擊能力,可以緩解前線沒有強擊機、戰斗攻擊機的壓力。而加了保形油箱之后,雖然空出來3個重載掛架,使用復合掛架時能攜帶4中2近(pl12+pl8/10),但還是器不如人,渦扇10系列的核心機來自80年代的美國技術,本來推力就不行。還有,加裝保形油箱之后的重量和載彈量,令作戰半徑遠達不到先前,更不要說對敵縱深打擊了,并且犯了空優戰機設計的最低級錯誤:死沉死沉的,很有可能連一個6-7g的空戰動作都做不了,何談完成對地打擊之后的自衛戰斗?
加不加保形油箱,與對地攻擊是兩碼事,J10現在服役的各型號都具備對地攻擊能力,見公開報道,空軍/海軍航空兵飛行部隊,經常發展對地攻擊訓練……J10現有各型號都可以掛載空對地彈,和火箭巢。加/改裝油箱這是為了增加和改善飛機的作戰半徑和最大航程,與能不能進行對地攻擊沒有直接關系!
到此,以上就是小編對于落實六保工作任務的問題就介紹到這了,希望介紹關于落實六保工作任務的2點解答對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