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編關注到一個比較有意思的話題,就是關于人民政府的任務的問題,于是小編就整理了2個相關介紹人民政府的任務的解答,讓我們一起看看吧。
黨的七大強調主要任務?
1.通過了毛澤東《論聯合政府》的政治報告、朱德《論解放區戰場》的軍事報告。
2.選舉產生了新的中央委員會和中央領導機構。
3.確定了黨的政治路線,即“放手發動群眾,壯大人民力量,在我黨的領導下,打敗日本侵略者,解放全國人民,建立一個新民主主義的中國”。
4.確立毛澤東思想為黨的指導思想并寫入黨章。
黨的七大指出,在抗日戰爭即將勝利的形勢下,黨的任務:動員和領導全國人民打敗日本帝國主義,建立獨立、自由、富強的新中國。
(1)政治路線:毛澤東作了《論聯合政府報告》,提出:“放手發動群眾,壯大人民力量,在我黨的領導下,打敗日本侵略者,解放全國人民,建立一個新民主主義的中國。”
(2)統一認識:大會通過的新黨章明確規定:“中國共產黨以馬列主義理論同中國革命的實踐統一的思想——毛澤東思想,作為自己一切工作的指針。”
(3)領導集體:大會選出以毛澤東為首的中央領導集體。
意義:大會通過的黨章,確立了以毛澤東思想作為我黨的一切工作的指針。使全黨在思想上、政治上、組織上達到空前的統一和團結;為中共在毛澤東旗幟下,領導人民奪取抗日戰爭和新民主主義革命在全國的勝利奠定基礎。
新中國成立初期的主要矛盾和主要任務?
新中國成立伊始,我國社會主要矛盾表現為人民大眾同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官僚資本主義殘余勢力之間的矛盾。1952年我國國民經濟得以恢復,完成了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遺留任務,我們黨適時提出,“在打倒地主階級和官僚資產階級以后,中國內部的主要矛盾即是工人階級與民族資產階級的矛盾。1956年社會主義改造基本完成,社會主義制度建立起來,1956年9月召開的黨的八大確定國內的主要矛盾是“人民對于建立先進的工業國的要求同落后的農業國的現實之間的矛盾,人民對于經濟文化迅速發展的需要同當前經濟文化不能滿足人民需要的狀況之間的矛盾”。
建國初期,新中國的主要任務,就是徹底完成民主革命的遺留任務,迅速恢復國民經濟,在全國范圍內建立新民主主義的政治、經濟制度,領導、指導進行工商私企的社會主義改造和有計劃的經濟建設。盡快恢復國民經濟,鞏固新生的人民政權,開展大規模社會主義建設。
新中國成立,標志著嶄新的人民政權的建立,百廢待興。國際國內形勢錯綜復雜,黨和人民面臨巨大困難和嚴峻考驗。
中國人民同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和國民黨殘余勢力的矛盾仍然是建國初期的主要矛盾。
主要任務是:1,保衛人民勝利成果,鞏固新生人民政權。2,戰勝嚴重的經濟困難,迅速恢復和發展國民經濟。3,加強和鞏固民族團結,維護國家主權和安全。4,要經受住執政的考驗,繼續保持謙虛、謹慎、不驕、不躁的作風和艱苦奮斗的作風。
建國初期,隨著1956年底的三大改造的完成,無產階級與資產階級的矛盾基本解決,中國國內的主要矛盾已變成人民對于建立先進的工業國的要求同落后的農業國的現實之間的矛盾。
新中國建立之初,黨面臨的主要任務是鞏固人民政權,迅速恢復在舊中國遭到嚴重破壞的國民經濟。
舊中國的經濟發展水平本來就十分落后,再加上長期戰爭,特別是抗日戰爭以來又遭到多次戰亂的破壞,臨近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時,整個國家的經濟已瀕臨全面崩潰的邊緣。
到此,以上就是小編對于人民政府的任務的問題就介紹到這了,希望介紹關于人民政府的任務的2點解答對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