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編關注到一個比較有意思的話題,就是關于國防的主要任務的問題,于是小編就整理了2個相關介紹國防的主要任務的解答,讓我們一起看看吧。
革命的主要任務?
主要任務是:
沿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堅持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路線,集中力量進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自力更生、艱苦奮斗,逐步實現工業、農業、國防和科學技術現代化,把我國建設成為富強、民主、文明的社會主義國家。
我國仍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我國正處于并將長期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這是當代中國最基本的國情。
中國國防的歷史?
一、古代國防歷史
我國古代國防自夏朝開始至1840鴉片戰爭止。包括:1,古代兵制建設,如出現步兵,騎兵,水師等獨立兵種,打破世襲兵制,采用募兵制與郡縣征兵制,剝奪私屬武裝,集中軍權統一軍隊,文武分職,憑兵符任將發兵。按軍功進爵升賞。將帥專職化等等。2,古代海防建設與邊防建設,如見長城,關堡相連,軍事屯田,沿海修2衛城所城,堡寨墩烽相結合的防御體系。3,古代富國強兵的國防思想,不贅述
二、近代國防史
自1840鴉片戰爭至1949新中國成立。主要為我國對抗外敵的反抗史,近代史有大篇幅介紹,不過多贅述
三,新中國國防建設
包括四階段
第一階段(1949——1953)完成三大任務:解放全國大陸與除臺灣澎湖金馬外全部沿海島嶼,肅清大陸的國民黨殘余武裝,平息匪患;取得抗美援朝戰爭的勝利;建立健全的軍事領導機構與軍事制度,建立初具規模的海軍空軍和各兵種部隊,建立了大批軍事院校,統一了軍隊編制體制,建立了各項規章制度
第二階段(1953——1965)我國國防現代化建設突飛猛進。確定了我國國防建設的主要任務:防御帝國主義侵略,保衛社會主義建設,保衛亞洲與世界和平。制定了積極防御的戰略方針。防御工程體系完備,國防體系基本完成配套,同時國防工業區的矚目成就,于1964年成功爆炸了第一顆原子彈。
第三階段(1965——1976)有林彪與四人幫的干擾破壞,但毛周等領導人保持了軍隊的穩定,此階段我國輕淡實驗與人造衛星發射成功。
第四階段(1978—— )鄧根據國際形勢不斷緩和提出“和平與發展是當今世界兩大主題”的觀點。使國防建設思想實行了戰略型轉變
1、洋務運動。
以“自強”為旗號,引進西方先進生產技術,創辦新式軍事工業,訓練新式海陸軍,建成北洋水師等近代海軍。其中規模最大的近代軍工企業是在上海創辦的江南制造總局
2、北洋水師的成立。
于1888年(光緒十四年)12月17日于山東威海衛的劉公島正式成立,清政府每年撥出400萬兩白銀給予海軍建設。艦隊實力曾是亞洲第一,世界第九(采用當年《美國海軍年鑒》排名,前八名分別為:英國、法國、俄羅斯、德國、西班牙、奧斯曼土耳其、意大利、美國)。
3、黃海海戰。
1904年2月8日日本聯合艦隊的魚雷艇偷襲駐旅順口外錨地的俄國太平洋艦隊,日俄戰爭爆發。雙方在旅順港外都制定了相應的水雷封鎖戰術,雙方有多艘戰艦觸雷沉沒。4月18日俄太平洋艦隊的旗艦彼得羅巴甫洛夫斯克號觸雷沉沒,艦隊司令斯捷潘·奧西波維·馬卡洛夫遇難,從此俄軍喪失了爭取黃海制海權的自信心。
4、威海之戰。
日本魚雷艇屢屢偷襲成功。威海衛之戰是保衛北洋海軍根據地的防御戰,也是北洋艦隊對日本的最后一戰。結果日本獲得決定性勝利,北洋水師在此戰中全軍覆沒,京畿地區頓時門戶大開,位于旅順的日軍也展開進攻,連破鳳凰、營口、海城、牛莊等地,清軍全線潰敗。
以慈禧為首的統治集團向日本乞和投降,派遣李鴻章為全權大臣,前往日本和談。1895年4月17日,《馬關條約》簽訂,甲午中日戰爭結束。
5、虎門銷煙(1839年6月)。
到此,以上就是小編對于國防的主要任務的問題就介紹到這了,希望介紹關于國防的主要任務的2點解答對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