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編關注到一個比較有意思的話題,就是關于決勝全面小康的任務的問題,于是小編就整理了3個相關介紹決勝全面小康的任務的解答,讓我們一起看看吧。
全面決勝小康,是哪一年?
全面決勝小康是哪2020年,2002年,十六大報告提出,從2001年到2020年,用20年的時間,全面建設惠及十幾億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會。十八大報告首次正式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是2020年。“小康社會”是由鄧小平在20世紀70年代末80年代初在規劃中國經濟社會發展藍圖時提出的戰略構想。隨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事業的深入,其內涵和意義不斷地得到豐富和發展。2002年,十六大報告提出,從2001年到2020年,用20年的時間,全面建設惠及十幾億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會。十八大報告首次正式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從十九大到二十大,是“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的歷史交匯期。我們既要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又要乘勢而上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向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進軍。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強調的不僅是小康,而且更重要的也是更難做到的是全面。“小康”講的是發展水平,“全面”講的是發展的平衡性、協調性、可持續性。首先,全面小康覆蓋的領域要全面,是“五位一體”整體推進、“五大建設”全面進步,不能長的很長、短的很短,也不能強的很強、弱的很弱。其次,全面小康覆蓋的人口要全面,是惠及全體人民的小康,“一個都不能少”。再次,全面小康覆蓋的區域也要全面,是城鄉區域、東中西部共同發展的小康。
2017年提出怎樣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2017年,黨的十九大報告的標題是《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更加明確了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歷史任務。在此基礎上,總書記明確提出,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基礎上,分兩步走在本世紀中葉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這也就是2021-2050年跨越兩個15年的發展的戰略構想。從這個意義上講,在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偉大目標以后,又將開啟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新征程。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勝期到哪一年?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勝期是到二〇二〇年,所謂決勝,就是舉全黨全國之力,為實現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而奮斗,確保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這個時跨20年的奮斗歷程到了需要一鼓作氣向終點沖刺的歷史時刻。
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是2020年。
到二〇二〇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勝期。要按照十六大、十七大、十八大提出的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各項要求,緊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變化,統籌推進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生態文明建設。
堅定實施科教興國戰略、人才強國戰略、創新驅動發展戰略、鄉村振興戰略、區域協調發展戰略、可持續發展戰略、軍民融合發展戰略,突出抓重點、補短板、強弱項,特別是要堅決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風險、精準脫貧、污染防治的攻堅戰,使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得到人民認可、經得起歷史檢驗。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意義: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征程上的一座重要里程碑,不僅為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向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進軍奠定了堅實基礎,而且實現了社會主義與現代化的有機統一,創造了人類減貧歷史上的世界奇跡,使人類制度文明史上的“中國制度”更加成熟定型。
到此,以上就是小編對于決勝全面小康的任務的問題就介紹到這了,希望介紹關于決勝全面小康的任務的3點解答對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