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編關注到一個比較有意思的話題,就是關于心理學形考任務的問題,于是小編就整理了2個相關介紹心理學形考任務的解答,讓我們一起看看吧。
可以簡單介紹一下心理學的七大流派嗎?
介紹一下我比較喜歡的幾個流派心理學流派,
1、精神分析
精神分析療的主旨在于解決人們的內心沖突,從而最終重構一個人的基本人格,精神分析療法并不限于問題的解決和決定學習新行為的過程,在治療過程中,個體將更加深入地探究自己過去,其自我理解水平也將從中得到提升
2、合理情緒療法
理性療法(REBT)是由美國心理學家阿爾伯特·艾利斯(Albert Ellis)于20世紀50年代創立的。理性情緒療法的治療整體模型是“ABCDE”,是在埃利斯的“ABC理論”基礎上建立的。他認為人的情緒和行為障礙不是由于某一激發事件直接所引起,而是由于經受這一事件的個體對它不正確的認知和評價所引起的信念,最后導致在特定情景下的情緒和行為后果,這就稱為ABC理論。
3、認知行為療法
認知行為療法的核心目標在于消除來訪者對生活的自我挫敗觀點,并幫助他們獲得對生活的更加寬容、理智的態度。來訪者將了解到一下內容:自己如何將自我挫敗的想法結合進生活,又是怎樣將這種錯誤的思維保持下來,他們因該怎樣來摧毀這些破壞性思維,如何幫助自己學會哪些能改變行為和情感方式的新的思維
心理學研究的一般程序包括哪些步驟?
1 、實驗心理學研究的一般程序是什么? 一、確定課題: 進行科學研究必須確定其課題, 而正規的確定課題過程包括選擇課題、 確定 實驗類型、提出假設三個步驟。
選擇課題就是在眾多的研究內容中作出一個選擇: 確定實驗類型就是明確所要研究的問題屬 于何種類型的過程; 提出假設就是講問題變成可以檢驗的假設, 以便于進一步轉變為可操作 的實驗。二、選擇被試: 選擇被試是實驗研究程序的第二步, 涉及的問題有: 應當使用人類被試還是 非人類被試,被試應當具備哪些機體特征,用哪一種取樣方法才能是被試樣本代表總體等, 這些問題的解決注意取決于兩個因素:課題的性質以及研究結果的概括程度。三、確定實驗控制: 控制是實驗的精髓所在, 對實驗進行有效的控制的技術甚至已經發展成 一門獨立的學科——實驗設計。我們所要做的是從課題確定階段的資料準備開始, 圈定最可 能影響實驗的那一部分變量進行控制。四、數據整合: 實驗的目的就是進行控制條件下的觀察, 觀察的結果被系統記錄下來, 也就 形成通常意義上的數據或資料。心理學研究所能收集到的資料包括計數資料、 計量資料、 等 級資料、描述性資料 五、撰寫研究報告:是心理學研究程序的最終步驟。無論研究哪種心理現象或采用哪種具體方法,心理學研究的基本程序都大致相同。一般包括下列步驟:
①提出問題;
②查閱文獻;
③形成假設;
④制訂研究方案;
⑤搜集數據和資料;
⑥數據和資料的統計處理;
⑦結果分析;
⑧作出結論。 科學研究是從問題開始的,前3個步驟是選題過程,其主要任務是提出假設和考慮選擇驗證假設的途徑和手段,考察選題的合理性和科學性。中間兩個步驟是圍繞著驗證假設制訂研究方案,確定自變量、因變量及其操縱和記錄的方法,并對無關變量加以控制,然后搜集論證假設的證據。后3個步驟主要是運用邏輯方法、統計方法和其他方法對搜集到的數據資料進行加工整理,對研究中的現象和變化規律作出解釋,說明獲得的結果與假設的符合程度、形成結論。最后,以論文的形式反映該項研究的成果。因此,心理學的科學研究實際上就是提出假設和驗證假設的過程。心理學家總是根據所研究問題的性質、目的以及研究過程各階段的要求來選擇具體的研究方法。
到此,以上就是小編對于心理學形考任務的問題就介紹到這了,希望介紹關于心理學形考任務的2點解答對大家有用。